本报讯(全媒体记者 沈璐佳)剪刀与纸片的交织往复,构成了一幅幅形态各异、画风精美的剪影作品。每天在桌前的静坐时光,都似乎在与那些美好的形象进行着促膝长谈……昨天记者了解到,自从非物质文化课程进校园,华育高新区学校五年四班的10岁男生郑淞元对剪纸越来越“痴迷”。
剪刀就是画笔,凭着一种感觉,把想到的图案外形剪出来。郑淞元说,对剪纸最早的启蒙大概在六岁。“有一天,我在爷爷的书柜中发现了一本有关剪纸的书,当时我就很感兴趣,学着书中的样子剪起来,看到自己手中一张张彩纸变成各式各样的形状,我特别开心。后来上学后,学校的特色课程越来越多,剪纸也是其中的一项。于是每天学习后,我都愿意剪一会儿纸,时间长了,竟成了一种最好的放松方式。”
剪纸是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元素、吉祥符号。郑淞元说,小小的剪纸给自己带来了快乐,他也希望通过自己把这门传统技艺传播出去。作为剪纸课上老师的小助手,许多同学在郑淞元的指导下剪出了精美的图案。“我们希望增强自己的剪纸技艺,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传承下来,并努力推广,让更多人学习了解剪纸文化,一同把剪纸艺术传承下去。”郑淞元说。
Copyright © 2012-2021(edu.daqinfarm.com)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万站群
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,文字、素材、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,本站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,切勿做为商业目的使用。
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您及时与我们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!